芒勇钓客之升温钓浅
11月25日星期六,晴转多云,8到15度,南风2级。太阳高照,气温上升,再加南风。这样的天气能否钓好鱼?我一下失去了信心。记得上周六因为大风蓝色预警,改在了星期天出钓。那天同样是太阳高照,气温上升,只不过吹着北风,只钓了三条鲫鱼。 后来看了吴江大师的帖子《强冷空气后难钓鱼》。他那天钓离底5厘米,上了不少鱼。偷师学艺,星期五晚上我也准备了一副可以钓离底的单钩立漂线组。 为了对付升温天气,我又查看了传统钓高手77和风月的有关帖子,想到77曾经说过:“水浅处哪怕升温,鱼也不会离底太严重”,风月也说过:“哪怕只有二三十厘米水深,只要不见底,都是可钓之处”,就通过卫星地图查找钓点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果然发现上次所钓之地河对岸不远处就有一条宽阔的水沟。
4点30准时起床,5点不到就来到家门口。 馒头店早已开门。 骑着电瓶车来到汶水路车站,放好车刚好5点15分。5点20,两天一班的私家车准时到达。6点15分来到崇明电瓶车寄放站,东方那一抹红色预示着今天一定是个阳光灿烂的升温天。 一路绕行,沿途查看了几个去年的钓点。 八点不到来到了小河。用77送我的夹杆打窝器在三个钓位打了五个窝子,技术不过关发生了两次侧翻事故。 第一个窝子,在那条宽阔的水沟,距岸七米处水深不过五六十厘米。窝子前面有一根竹竿,为我的钓点作好了标记。 第二,三个钓位在往日的小河,每一个钓位一远一近两个窝子:近处在水草边,水深不到一米;远处靠近河中间,水深将近两米。 趁着等待发窝,四处查看:右手边有六七位钓鱼人,都是陌生面孔:河对岸有四五个,离我近的两位见过三次,每一次都在同一处钓鱼。
半个小时后开钓,先钓第一个窝子。下杆就是顶漂,上了一条餐条。无数次闹钩中又钓上一餐一翘。耐着性子继续坚持,好不容易蒙上了一条鲫鱼,又迎来了螃蟹大军。
来到第二个钓位,河中间下杆就是黑漂,也是小鱼闹钩,偶尔一次顶漂,上了一条小鲫,近处情况也不见好转。
换到第三个钓位,情况稍有好转,近处水草边钓上了不少鳑鲏,都放回了河中。远处小鱼一如前状,好在钓上了五六条半大不小的鲫鱼。
钓鱼的时间过得真快,不知不觉已到中午,午餐是自热米饭,口味不敢恭维,能在河边吃到热饭,对我们这些无车的野钓客来说应该知足了。
午餐过后,回到第一个窝子。四条鲫鱼过后再无动静,估计窝料已被吃光,又打了两罐酒米。
回到第三个钓位,换上立漂线组,按吴江大师的方法,钓离底五厘米,黑漂、黑漂、还是黑票,差不多一个小时也没骗上一条鲫鱼。看到河对岸的那位正在收拾渔具,问他钓获如何?他说今天走水,只钓了三条。 下午两点左右,再次回到第一个窝子。浮漂稍稍上浮,就是一条鲫鱼。两三分钟一杆的节奏,一个小高潮就钓上了十五六条鲫鱼。老马常有失蹄时,当我发现鱼口变稀的时候,自作聪明补了一罐酒米,螃蟹倒是不少,从此再也没有钓上一条鲫鱼。
3点30,骑上电瓶车踏上回家的路,比往日晚了半个小时。这是那天的渔获,带回家二十一条,5.1斤。
事后分析:
1, 我钓到鱼的那条宽阔的水沟,经常有人网捕电打,而那天升温却钓上了不少鱼。实践证明77和风月说的不错,水浅处哪怕升温鱼也不会离底太严重。那天如果我自始至终都在这儿钓的话,渔获可能不止五斤。
2, 吴江大师钓离底也是一种在静水鱼多处对付升温的好方法,活到老学到老,三人钓必有我师。
|